4月12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湖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百姓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规划》指出,“十三五”全省所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和“中医养生堂”,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科,强化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中医医疗机构要把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建立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服务链。
4月1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传承教育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强调,配套中医药法的实施,制定《关于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的指导意见》。
王国强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 划纲要(2016-2030年)》为主线,大力发展中医药传承教育,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贯彻中医药法,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法强调,“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第二,聚焦高层次,打好组合拳。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一支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滋养传承的“源头活水”。
第三,构建新机制,打造新模式。一方面,要配套中医药法的实施,制定《关于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师承教育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评价制度,形成层次清楚、类别多元、多方参与的师承教育机制。
第四,对接新需求,释放新活力。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4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产品丰富、布局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要求,大力推广以中医药为依托的养生保健文化,培育科学规范的综合性中医养生机构,发展三伏贴、三九贴、热敏灸、艾灸、针灸、刮痧、拔罐、推拿、按摩、穴位贴敷、膏方、药膳、药浴、药熏等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鼓励以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中医养生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加快开发“治”“疗”并举的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鼓励优势中药企业建立稳定的药材供应基地,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发展中医药化妆品、日用品、香精香料等新医药衍生产业。
4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印发《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到2030年实现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战略目标。按照中医药“六位一体”协调发展思路,提出了6方面21项目重点任务: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壮大中药产业、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海外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