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的历史
中医药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
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二、中医药现状
中药工业总产值快速增加。
如今,现代中药产业蓬勃发展,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过亿元品种从数十个增加到500个,培育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中药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86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5增加到1/3,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加快走向世界,并在带动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支撑医改实施等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国中成药类与中药材类销售额合计大约为西药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6月14日,商务部发布《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整体规模、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医药物流配送及医药电商运营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按销售药品品类分类,西药类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4.4%,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5.0%,中药材类占3.0%,医疗器材类占3.3%,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3.0%。我国中成药类与中药材类销售额合计大约为西药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约5800亿元。
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指出,2011-2015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6.8%,远高于GDP的增速。2016-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80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2%。
三、中医药的未来:创新与国际化
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据科技部6月14日消息,为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强调了对中医药创新的重视,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能力和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中医药的理论和诊疗技术,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世界中医药大会,至今已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澳门、澳大利亚、荷兰、英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新西兰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第十四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暨‘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周”也将于2017年10月下旬在东南亚举行。传统医药正在获得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传统医学在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多的重视。
第十三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大会合影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行中。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发布,规划提出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介绍到中医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受到沿线民众的欢迎。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外政府已签署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国盈一直以来看好中医药板块,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发展不仅有助于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更能推动人类医学的共同进步。如今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中医药行业迎来发展良机。国盈立足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投资理念,如今已在总局支持下列为战略合作参与方,积极在海外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助于国际社会能更好地认识和接受中医药,进一步加快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体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