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工业急待突破困境
近日,国家统计局2019年各产业领域有关数据出炉,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主营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产业发展面临危机。从主营收入看,过去二十年间,中药饮片产业规模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1996年为4.7亿元,2017年饮片工业主营收入达2165亿元,二十余年间产业规模增长了46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远超同期医药工业平均增幅。中药饮片产业营收占医药工业的比例也从不足3%,增加到2017年的7.3%。近年来,中药饮片产业增速迅速下降,2019年我国中药饮片工业主营收入为1933亿元,较上年同期负增长4.5%,也是整个医药工业里唯一出现下降的主要领域。
中医药发展才能“不掉链子”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今年就带来了一份关于完善中国特色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提案。“首先要创新中医药专利保护制度规则,加强中医药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联动,建立知识产权特别审查和保护名录,在知识产权执法和中医药管理中予以重点保护,推动建立中医药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何志敏说,结合中医药领域的特点及特殊保护需求,制定中医药专利审查规则,并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认可和适用。在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何志敏认为,应加快道地药材和食药两用产品的标准制修订;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引导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净化道地药材市场环境。
山西省将建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
6月3日,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我省将深入实施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拓展、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药工业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等七大工程,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成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市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三级甲等标准,县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全部达标;建成300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力争50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3个中药材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1-3个中药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5个主导性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建成区域性中药材电子商务和集散交易中心。
首例饮片性状不合格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不罚款
广东康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石斛”(批号:180101、190101、190801)[性状]呈卷曲的螺旋状或弹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标准要求。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第(六)项的规定对此认定为劣药,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管理法>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103号)要求和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我局决定处罚如下:1、责令十天内改正违法行为;2、给予警告。
中药“出海”,先要搭好标准化的“脉”
近日,“大锅中药在欧洲开煮”“中草药材在纽约被排队抢购”等资讯频见诸海外媒体,有关“中药出海”的讨论也被再度掀起。疫情之下的中医西渡,客观上对中医药国际化有一定助推作用。多年致力于推广中医药国际化的荷兰莱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莱顿-欧洲中医药与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主任王梅博士介绍说:“中药传播到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今更多地被称为‘植物药’在欧洲发挥作用。现在,中药以药品、食品、保健品等多种身份在欧洲主流市场存在。”理论科学:质量标准化需“对症下药”,在技术层面上,质量标准的不同,也为中药进入海外市场设置了关卡。业内专家认为,推动中药全球化,必须答好“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有无保障”“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是否明确”“产品原料是否优质可靠”这三个问题。
新版药典发布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增修订工作思路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药典委员制定了中药材和饮片部分编制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质量标准增修订工作思路,中药材品种和来源的增加与退出,中药材名称、来源和药用部位的修订与规范,中药材采收和加工方法及药材性状的修订,全面提升安全性控制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属性鉴别,逐步推广中药材成分整体控制方法,从源头上保障中药的有效性。
珍宝岛方同华:建议将中药饮片及院内制剂纳入医疗保险
5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珍宝岛董事长方同华。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一员,方同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重点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为广大患者和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诊疗或养生保健服务,扩大院内制剂和中药饮品医保报销的地区范围,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等。方同华还建议,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并将中药饮片及院内制剂纳入医疗保险,给予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更大的发展和使用的空间,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临床效果好、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的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的治疗需求。
邵阳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15.5亿元
2019年,邵阳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15.5亿元。邵阳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大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正蓄力向“全国中药材大市”进军。截至去年底,全市涉中药材医药加工企业达282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9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家(天宏药业),形成了以邵东、隆回为龙头,新邵、新宁及其他县为补充的中药材产业集群。下一步,邵阳市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中药材产业传承与创新,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之路,调优品种结构、提升规模效应、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中药材出口额、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成功打造“全国中药材大市”而努力。